扎实抓好主题教育,助力上财学子点燃青春梦想
——我校马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成功举办主题大课

来源:马克思主义学院    发布时间:2023-04-06 21:26:50

44日下午,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在上海财经大学艺术中心举办了以“在报效祖国的征途中放飞青春梦想”为主题的春季学期主题大课。此次主题教育活动扎实有效的开展,既推动了我校“大思政课”建设有序进行,又助力上财学子点燃青春放飞梦想。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一次重要体现。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范静老师参与并指导了此次主题大课,本次主题大课由李敏老师主持。我校入伍返校的邵红泽、胡孝天、董霄、许梦秋四位优秀学子担任主讲嘉宾,我校《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全体教师、大一大二学生共计750余人共同学习了本次思政主题大课。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的大四学生邵红泽以“青春推上枪膛,军营放飞梦想”为题,从“为什么参军”“军营是什么样的”“退伍后有何感受”三个方面展开演讲。谈及参军初衷,内心深处隐藏已久的对军人的执念是邵同学选择当兵的最大原因,他牢牢记得许多影视作品中的红色台词,盼望有朝一日能以“一身戎装镇守一方”的方式来报效祖国、奉献人民。虽然军营中有站不完的岗哨、搞不完的体能、扫不完的落叶和练不完的装备,邵同学仍然用“感激、感谢和感恩”来表达自己退伍后的感想。他感激自己当初做下的决定,才能变成更好的自己;他感谢部队,给了他锻炼的机会和一群炽热可爱的战友;他也感恩父母的默默牵挂和无言支持,让他成为了现在的自己。最后,邵同学勉励在场的所有学生,要永远跟党走、奋进新征程。由此,表达了他“退役不退志、退伍不褪色”的信心和决心。


来自上海财经大学统计与管理学院的胡孝天是一名大一学生。他回忆了自己的求学之路和参军历程,用朴实、生动的语言娓娓道来。他说,“在部队的两年里,经历了多次转岗,到过工地和工人同志一起搬过水泥,当过基层战士,也干过机关文书、公务员,总结今天能够取得的成就,最大的原因不是聪明,而是从未厌弃过自己干的任何工作,从来没有后悔过自己干的任何工作”。他坚信,一个人如果热爱生活,就从热爱工作开始,一个人如果热爱祖国,要从干好工作开始。胡同学向我们分享了“做苦事、用苦心、成大志”的三点体会。第一,入伍的经历让他明白,哪怕干砸一件事、干失败一件事,也是收获,比不做的收获要大,需要主动把自己“逼上墙角”。第二,回忆起自己在参军入伍的两年里,没有比别人更好的条件,之所以能多看一些书、多做一些笔记,就是利用了别人看电视的时间、聊天的时间。第三,不能仅仅把学习当作敲门砖,还必须要通过学习不断提示自己的格局,自觉承担起实现民族复兴的重任。最后,胡同学对自己的军旅人生表达了怀念与感恩,也希望在座同学们都能不忘初心,不要忘记自己从哪里来、要往哪里去。


第三位是来自会计学院研一的董霄同学,曾服役于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部队。董霄同学以“很庆幸,我的青春有穿过军装的样子”为题展开分享,主要包括军旅概述、军旅后的蜕变、考研来到财大和自己的军旅生活感悟四个部分。谈及入伍初心,一方面,董同学说自己的外公参加过抗美援朝,自己的血液里流淌着红色基因;另一方面,随着自己渐渐长大,看到女兵们英姿飒爽的样子,让她非常向往,想要成为她们中的一员。在部队的两年生活里,带给她的不仅是身体素质、军事技能的提高,在各种大事、小事的影响下,她的思想也得到了洗礼,她深深热爱着自己用青春守护着的祖国,也更加懂得了感恩。最后,是她的军旅生涯感悟。在董霄同学看来,“大学生入伍有利于实现个人的全面成才,军营是一所‘大学校’‘大熔炉’‘大舞台’,可以使我们尽展才华、建功立业,为国为家都作出不寻常的贡献。军队教育比学校书本教育更有实际效果,更能深深影响今天的大学生情感,培养我们的历史责任感,为国家、民族的献身精神”。经历部队生活的她,明确了自己到底想要什么;变得不畏惧自己做的每一个选择;变得更加不怕吃苦、更加自律、更加严格。


最后,是来自金融学院的大二学生许梦秋,他于武警上海总队服役,分享的主题是“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他向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入伍之初的一些难忘的时光,特别是在新兵连的苦日子,新兵连的主要目的就是实现从一个地方青年向合格军人的转变,在新兵连,他经历了许多令人难忘的第一次,“第一次穿上军装、第一次摸到真枪、第一次感受到战友情、第一次体会到职责的光荣”……新兵连结束后,他被分配到了基层连队中,这是更严格的训练,需要向更高的标准看齐。他把在基层连队的训练概括为四句话:辛苦的训练、不屈的精神、严格的标准和真挚的友谊。这样的信念支撑着他完成后来的进博会警卫安保工作、上海国家会展中心方舱医院建设等任务。退伍不褪色,许梦秋同学也把“青史如镜,鉴照峥嵘岁月;初心如炬,辉映复兴之路”这句话送给自己、送给同学们,希望每一名青年大学生也要感到重任在肩、激情澎湃,努力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


四位同学的分享结束之后,与听课的学生们进行了热烈互动。有部分同学主动走到前台就参军入伍的基本条件、发展方向等问题向四位主讲嘉宾进行了请教,主讲嘉宾围绕同学们关心的问题一一进行了详细解答。


《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李敏老师对大家的分享作了点评和总结。她指出,如何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成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这些优秀的退伍大学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响亮的回答,他们练就过硬本领,锻造坚强意志,充分展现了我们新时代大学生在实现中国梦的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的决心和勇气。正如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广大青年要“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四名退伍大学生的精彩分享饱含深意给予我们启迪,青春需要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实践中绽放绚丽之花。

       

       

主题大课结束之后,同学们感受颇丰,纷纷表达了自己的感想。张圣研同学表示,“在这次特殊的思修课堂上,学长学姐们对参军生活的分享让我对军营有了不一样的认识”。叶锦轩同学提到,“通过这次学习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参军入伍的意义和价值”。宋佳音同学表示,“娓娓道来的生动述说,让我仿佛置身于军队之中体会每一次艰苦的训练”。周嘉熠同学提到,“此次活动彰显了上财青年励志在建设繁荣强大的国家中的担当意识”。张翊翎同学感概道,“如果信念有颜色,那一抹中国红中,还有中国人民解放军军装上那一片盎然春色”!敖嘉同学感概道,“我应该不负我的青春年华,在日常的学习中像他们一样勇往直前”。姚竣腾同学表示,“听着他们的话语,我心生敬畏,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们学习,坚定理想信念”。金佳颖同学表示,“十分感谢他们能向我们分享自己当兵后的经历与感悟,军人的精神会始终激励着我不断前进”!上海财经大学《思想道德与法治》教研室成功举办此次主题大课,旨在助力上财学子点燃青春放飞梦想,这是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扎实抓好主题教育活动的重要一环。


      

      (供稿、供图:王可晗、佘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