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认真贯彻落实上海市教委及学校的防疫指示要求,在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政治引领作用,努力做到疫情防控和教学科研两不误。面对复杂严峻的疫情防控形势,学院干部驻校办公、党员带头在先、师生共同行动,同心共筑防疫堡垒。这为我院战胜各种困难,圆满完成疫情防控责任和各项工作任务提供了有力保障和坚实后盾。
一、直面疫情率先垂范,各项工作有序开展
学院党委始终紧绷疫情防控责任弦,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第一时间召开党委会,全面落实主体责任,周密部署防控行动。党委书记郝云强调,我们要有序开展教育教学工作,做到教学质量不降低、不打折,确保上课与防疫工作同步顺利进行。我院党政班子成员带头值班,齐心协力并肩作战,共克时艰坚守一线,稳定师生个人情绪,保障学生基本需求,并督促全院师生及时进行核酸检测、上报防疫个人健康信息。
二、社区报到汇聚正能量,党员先锋作用显威力
我院党委动员全体师生积极响应上海市委组织部的号召,迅速开展“先锋上海”线上报到,积极参与社区一线防疫工作和志愿服务活动。学院党委书记郝云和教工支部书记范静和龚剑老师、组织员惠文老师充分动员教师积极开展志愿者服务活动。韩炯、汪堂风、邬璟璟、周杰以及董必荣等老师主动报名成为社会服务志愿者,帮助居民使用抗原检测试剂、分发菜品、打扫卫生,并在社会进行防疫政策宣传,受到了区委领导的表彰和慰问。
三、抗疫不误考研复试,系统筹划吹散阴霾
3月正值研究生招生复试的关键时期,因为一场疫情“倒春寒”,我校今年的研究生复试由原来考生线上、专家线下结合的方式,改为考生专家全部线上远程复试。面对这一全新的变化,马克思主义学院领导班子高度重视,按照学校的工作部署,成立学院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多次召开招生工作筹备会议。复试工作在招生领导小组筹划下有条不紊进行,分别对专家、考生进行精神传达、设备摸排、系统测试。从测试日起,招生领导小组成员进校进行现场把控,保障我院研究生招生复试工作顺利开展。
四、发挥党建引领作用,培育防疫新生力量
3月30日,我院党委以线上形式召开了入党积极分子抗疫动员会议。院党委书记郝云针对疫情防控和党员发展的有关情况进行了培训和指导。一是号召所有入党积极分子投入到疫情防控中去,在实践中接受党组织的考验,遵守学校防疫要求,履行各自的责任和义务。二是要有带头意识,时刻以中国共产党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三是要积极报名参加志愿者活动,为学院和学校作出自己应有的贡献。组织员惠文老师对学院新制定的党员发展对象评价标准细则进行说明和解读,并嘱咐同学们要做好个人防护,相互帮助,共渡难关。最后,同学们踊跃提问,积极互动,纷纷表示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自己,遵守疫情防控相关规定,并积极参与志愿服务活动。
五、关爱学生学习生活,增强学生防疫责任意识
本次疫情攻坚时期,学院辅导员郭扬老师坚持按时提醒学生持续做好每日健康申报和体温测量,督促学生严格遵守学校各项防疫工作管理要求,并做好政策解释和学生安抚工作。学校封闭管理期间,我院学生全员核酸检测及抗原试剂自测抽检均按时100%完成。面对突发状况,学院老师“一人一案”分析和排查学生情况,做到底数清、情况明,关心学生的心理健康、生活情况,及时解答学生困惑,为学生解决实际困难,扎实稳步推进全院学生的思想教育、心理疏导、教学秩序维护、落实防疫措施等各项工作。我院学生对战胜本次疫情表现出高度的信心和勇气,相信国家,相信上海,相信学校和学院,做到临危不乱,稳得住、有担当,按照学校要求部署安排,积极配合工作,不传谣、无怨言,同心战疫,共克时艰。
六、抗疫志愿者日记
教师志愿者韩炯老师:
4月1日 疫情浦西大封第一天
昨晚浦西全域封控在即,加上1日做核酸检测,居委如临大敌,提前组建好的小区志愿者群,再次发出招募信息,迅速从10多人上升到50人。原定要凌晨6:00全体志愿者集合,后来居委考虑人员过多,就分成批上岗,第一批,6:00集合,做核酸检测前的布置准备工作,确保8:00正式开始。后来又在事实上形成了第二批和第三批。第二批协助楼组长呼叫居民下楼核酸,维持秩序;第三批核酸检测结束后小区巡逻,从12:00-22:00。
由于3月26日已向基层支部报到,并且作为志愿者参加了两次核酸抗体自测材料分拣工作,昨天下午三点左右,我接到区委组织部的慰问和鼓励电话,对于今天的仗,心中大体有了思想准备,也更加坚定了战胜疫魔的信念。
鉴于此前连续两次抗原自测,小区均未发现阳性患者,大家心理压力不大。准备阶段,志愿者群信息声不断。各种困难能够很快迎刃而解。缺荧光笔,缺手套,各种缺失物品能够迅速补充到位。鉴于以往外区存在核酸聚集感染的经验教训,此次按照楼栋依次推进,为保证核酸时间科学合理,下来排队的居民能够控制在20人左右,等待时间不超过20分钟,做完之后按照指定闭环线路,及时返回楼层房间。我上午主要负责协助19、20号楼的住户,由于规划清楚,安排妥当,合理高效,两个楼层的居民不到30分钟就完成。整个小区30多户居民,到11点半左右就顺利结束。
晚上6:00-8:00,我负责和22号楼一位志愿者结队巡逻2小时。总体上居民完全配合。只有极个别有抽烟习惯的老人出来“透口气”,或者照顾宠物排便,或者到健身处漫步一圈,经我们耐心友善提醒后,迅速返回各自家中。7点10分左右,我们发现一人正迈出小区铁门从门口取个包裹返身进来。我们上前了解到,这位中年人是22号楼,由于送快递的志愿者已经下班,而他坚持要求门卫开门,他到小区大门之外取快递。门卫和这位居民的不规矩行为,值得警惕。
针对志愿者提出的防护装备不到位,晚上9点半左右,居委会主任带上工作人员骑着电动车,将第二天所需要的志愿者防护服、护目、手套等送到小区门口,并通知志愿者及时领取分发,这解决了志愿者本人防护的后顾之忧,也更加筑牢抗疫安全屏障。
4月2日
早上8:00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把本人负责的19号楼12个住户的垃圾收集齐整,按照规定放在门楼前。大约五分钟后有志愿者迅速把拉走。看看表,大约半个小时。自己回到房间,脱下衣服。准备上午8:55的周一网课。
感受:
由于居民的自觉配合今天核酸检测进展比较顺利,但仍有居民因为睡过头喊不醒错过检测时间,拖到最后,补充检测的情形,还有极个别居民重视程度不够,擅自出户下楼丢垃圾取快递现象。再有,就是志愿者的巡逻时间可以稍微延长,换班时间确定为3小时比较科学,由此降低人员流动。
疫情肆虐,让大家面临共同困难,抗疫,把大家牢牢团结在一起。抗疫活动,正在重塑小区邻里关系,改变“形同陌人”的状况,培养团结友爱互助意识,提升社区共享共建的社群观念。而且重要的是,看到一批年轻志愿者和老年志愿者的积极表现,能够感觉到他们的真诚的奉献意识,能够感觉到,作为居委会的重要补充力量和辅助形式,一种新型的社区自组织形式,正在出现。相信在党和政府领导下,社区居民、全体市民一条心,经过分阶段扎实推进“四全”,一定可以尽快彻底驱散疫魔,迎来沪上春暖花开!
博士生志愿者周红龙:
2022年4月1日,上午小区进行全员核酸采样。作为志愿者,我的主要任务是协助处理核酸采样之前的一些准备工作,包括通知居民下楼准备核酸采样、核对楼栋居民名单、查看核酸检测预约二维码、给无智能手机的人员发放纸质核酸检测预约二维码、询问居民疫苗接种次数并做好相关记录等。小区居民数量较多,而且老年人比例较大,但是他们都非常配合核酸检测以及志愿者的工作,非常理解疫情之下生活的一些不方便,同时也非常有信心能战胜疫情。在整个过程中,医务人员、社区工作人员尽职尽责,忘我工作,志愿者们全力协助,终于在上午11点半左右圆满完成小区第一次全员核酸采样工作。疫情防控,人人有责。参加志愿者工作,为疫情防控尽一份力,是党员的义务。
硕士生志愿者刘静怡(学生第一支部书记):
上海疫情从爆发到现在,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我们每一个人都经历了一些艰涩时光。在学校宿舍封闭了近两周后,我申请了在沪居家防护。这几天,我第一次看到了不再繁华喧闹的街道,不再光华璀璨的东方明珠。在小区还没封闭管理的时候,我给浦东新区不便出行亲戚和朋友送去了蔬菜和零食,虽然不多,但能解决三四日的生活饮食问题。四月份初,小区全封闭了,学校鼓励在先锋上海小程序上申请社区志愿者服务,作为学生书记,我为此时没能在学校一线而感到懊恼和羞愧,我马上联系了小区张经理,看能不能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昨天晚上安排我为小区居民送物资,并通知我在接下来的小区核酸检测中做协助工作,通知核酸检测、查看核酸预约二维码。希望我能通过自己的微薄之力能够在这场与时间赛跑的战“疫”中,为这座城市增添力量和温暖。最后,面对当下外界受限对我们应届毕业生找工作的压力和影响,我会保持平和淡定的心态和良好身体状态,在有限的条件下按部就班地找工作、努力地生活!
硕士生志愿者(要求匿名):
作为一名预备党员,我很荣幸参加了社区核酸检测志愿服务工作。在活动中,我们协助居民进行核酸检测,在维持秩序的过程中,虽然我起的作用只是九牛一毛,但在许多医务工作者和志愿者的同心协力下,检测队伍工作井然有序地进行。在这次志愿服务过程中,我受益匪浅也为自己尽了绵薄之力感到欣慰。春天已经到来,疫情终会过去,我们终会战胜病毒,取得疫情防控的最终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