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学院组织 “建党百年忆峥嵘,辉煌今朝励奋斗”国庆红色观影活动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100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2周年,引导学生树立坚定的政治信仰,激励青年学子的爱国心、报国情、奋斗志,同时也为了丰富国庆留校学生的文化生活,10月1日下午,由上海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职辅导员郭扬老师带队,学院42名学生参与,赴五角场合生汇电影院观看了红色影片《我与我的父辈》。在影片开始之前,一行人在影院门口进行了合影留念。
影片《我和我的父辈》以播放四个片段单元、讲述四个故事的形式讲述了我们的父辈在风与月、血与火的时代,以自强自信、守正创新的磅礴伟力,为国家、为人民流血流汗奉献自我的感人故事。特别是第一个和第二个故事,发生在革命和建设的艰苦时期。《乘风》单元片段中吴京扮演的马仁兴,身为团长,为了让老百姓安全撤离,不惜用牺牲自己儿子的代价换取无数老百姓的生命,这种大义凛然、果敢英勇的宽广胸怀,正好诠释了那一代人的初心和使命,值得我们学习,更需要我们铭记。《诗》单元片段中章子怡扮演的母亲,则在我们国家进行建设最艰难的时期,以“谁说女子不如男”的志气和勇气,放下自我得失,坚持精益求精,为中国航天事业书写了最美的诗篇。而《鸭先知》和《少年行》两个故事既极具趣味性,同时也富有思考性,生动形象地展现了时代开拓者们敢为人先、勇于开拓、团结协作的精神,彰显了那一代人敢于干难事、善于做实事、立志成大事的精神气和事业心。在影片播放的过程中,同学们都被生动的故事情节所吸引,更被父辈们敢流血、敢牺牲的大无畏精神所感动,纷纷落下了那一滴向父辈们致敬的泪水。整个观影氛围极具感染力,同学们真诚投入,认真思考。
通过此次以红色为主题的集体观影活动,既丰富了留校学生的假期生活,同时对于教育引导学生传承红色文化、赓续红色血脉、重温红色故事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同学们在学习中思考、在感动中传承,能够更加清醒地认识到自己的时代使命和责任担当,能够更加主动的积极作为和干事创业。这是一堂有颜色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永远地流淌在同学们的血脉里。最后,影片在同学们深深的感动中落下了帷幕。
(供稿:张波,供图:王文露)
【2019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刘朝建】
影片通过“我和我的父辈”的典型故事,展现了顽强抗日中的亲情和大义、艰辛航天中的深情和奉献、商品探索中的情趣和智慧、科技创新中的情义和顽强,以小见大,透射出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艰辛历程和光明前景,折射出中国人民情深义重、顽强奋斗的精神力量,或感人肺腑、或趣味横生、或激励人心。
今天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我辈更应该接过时代的接力棒,锐意进取、自信自强,不负青春韶华,谱写时代华章!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黄栋梁】
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理想和使命,每一代人都有每一代人的奉献和牺牲,生在和平年代的我们,要寻找到属于自己的理想,勇于承担起自己的使命,为个人,为社会,为祖国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张朝全】
《我和我的父辈》取材抗日战争时期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冀中骑兵团,描绘了骑兵团与冀中人民共同抗击日寇侵略的军民群像。非著名娱评人吴清功指出:吴京和吴磊在片中饰演一对父子,分别饰演冀中骑兵团团长马仁兴及通讯员马乘风。再现了历史上骁勇善战的“冀中骑兵团”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的抗日故事--前面纵有日本侵略者的机枪厉炮,“父辈”军人仍旧视死如归,戎马冲锋,上阵杀敌,“冀中骑兵团”旗帜永远鲜艳!导演吴京不仅用恢弘的战场场面还原了这对骑兵父子的故事,也在英雄们投身战场的血性背后,流露父子之间的铁骨柔情。
【2020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刘佩佳】
今天,在学院统一组织下,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四个故事里,吴京和吴磊饰演的父子一同血战沙场,战争的残酷反而逐渐消解了他们之间的隔阂;黄轩饰演的父亲献身航天事业之后,章子怡同时挑起了父亲和母亲的重担;徐峥饰演的父亲完成了从让儿子丢脸到骄傲的救赎;沈腾饰演的机器人“父亲”则带有一丝哲学思辨的意味,在实现对“儿子”的保护的同时,在某种意义上也是对“儿子”的科学梦想的正名。同时,四组不同的关系也有意以不同时代、不同坐标来激发更普遍的国人对“家与国”的认同,从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到新时代,四段故事通过展现父母一辈的奉献和奋斗,以及国家面貌的不断发展和进步,串联起民族精神的一脉相传。电影情节令人动人,祝我们的祖国繁荣昌盛,越来越好!
【2021级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业硕士生庞明志】
这部电影是国庆献礼片,作为共产主义的接班人,这部电影对我们马院全体师生非常具有教育意义。在国庆节这个全国举国欢庆的时刻,我们时刻不能忘记我们的父辈为了今天共和国的繁荣富强所做的牺牲和奉献。电影分了四段故事,分别有四个导演来导,每个故事都反映来不同的是带主题,每个人物都肩负了不同的历史使命,每个片段汇聚起来就是我们的父辈的光辉岁月,与以往主旋律电影不同的是,这部电影更加注重刻画时代细节和生活点滴,在欢声笑语中也能收获那份久违的感动。一代人做一代人的事,现在历史的重担落到了我们青年人的肩上,我们要义无反顾,勇往直前,就像我们的父辈那样。
【2021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关党霞】
在祖国母亲生日当天观看了这一部影片其实感触很多。这部影片的第一段故事深深的打动了我,眼泪流的没有停止过。特别是冀中骑兵团的旗帜在战场上挥舞的时候,仿佛看到了革命先烈们在向今天的我们挥手。今天我们的幸福生活来之不易,没有经历过抗战年代的人不会懂得当时的艰辛。希望今天的我们可以在前辈的努力奋斗下,创造出更美好的未来。祖国母亲生日快乐!
【2021级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业博士生罗智红】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的日子,中国从一穷二白到有今天的局面离不开祖辈和父辈的艰苦努力,他们已经很好地完成了自己的历史使命,如今,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我们这一代人自当继往开来,接过父辈和祖辈的接力棒,做好新时代的答卷人。
【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刘敏】
从乘风抗日、航天写诗,到广告鸭先知、科技少年行。《我和我的父辈》将我们从抗日战争、长征一号发射带到改革开放再到如今的新生活。电影讲述了两代人的和解与传承,反映了时代的变迁和民族不断强大。今天的我们是新时代的“乘风”,山河无恙,也将见你未见的世界,写你未写的诗篇。
【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刘馨遥】
今天学院组织我们去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四个不同的年代,四个年代的不同的父子,无数英勇的中华儿女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中国人民的幸福乘风前行,他们用生命、用行动书写最美的诗。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将用实际行动把爱国之志变为报国之行
【2021级当代马克思主义经济理论专业硕士生邢超跃】
《乘风》这一篇章的故事,以团长马仁兴与儿子马乘风为主线,描述了抗日战争中一支战功卓著的铁骑队伍冀中骑兵团,为保卫民众撤离誓死抵抗日军的故事。影片中的冀中骑兵团,在历史上是真实存在的,其番号为晋察冀军区骑兵独立第二团。因为长期在冀中作战,所以通常被称作冀中骑兵团。《乘风》正是用电影的方式,把这支英勇铁骑队伍的故事呈现给观众。真实的战争远比电影反映出来的更加残酷,《乘风》正是希望让观众通过这个篇章,了解战争的残酷,了解我们父辈在当年斗争的艰辛,以及他们毫不动摇的信念。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章寒冰】
春江水暖鸭先知,我们要做那一只敢于下水的鸭子,伟大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每一个人。我们生活在一个由无数先辈们牺牲自我换来的美好时代,我们像先辈一样要有敢于创造,甘于奉献的精神,立足当下,放眼未来,相信未来会是一个更美好的时代,祖国会在一代代人的努力下更加强大。
【2021级中国近现代史基本问题研究专业硕士生周天瑞】
今天是新中国成立72周年,学院组织留校学生一起观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看完深受触动。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乘风”这一单元的一个镜头,吴京饰演的角色牺牲自己的儿子最后求的众人的平安,这一幕让我想到“舍小家为大家”,我们现在的生活是多少人挥洒热血换来的和平,我们要珍惜要爱护,要更加深爱我们的祖国。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于元】
作为国庆三部曲的第三部,以时间线为轴,以父子情为引,以祖国情为题。小家、大家、民族、国家,在又哭又笑中,感受到中国一直秉持着“先人民、再我们”的理念,无论是从前还是现在,我们生活的每一寸土地都是父辈们血泪的浇灌。且看当今盛世,正如父辈所愿。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李伟伟】
好的电影,让人哭让人笑,治愈而温暖,感动而有力量。《我和我的父辈》就是这样一部好电影,值得影院支持。吴京、章子怡、徐峥、沈腾各自导演的篇章都旗鼓相当,不管是立意格局,还是情怀大爱,都直触人心,让人看完无法平静。革命,航天,创新,科技,从无到有,从旧到新,致敬先辈,如今盛世,如您所愿。
【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博士生陆红红】
在革命时期,我和父辈是上阵父子兵,国家和民族利益高于一切。在建设时期,我和父辈是熟悉的陌生人,父辈们为了“大家”每天加班,直到生命最后一刻。改革时期,我和父辈是惺惺相惜的“朋友”,父辈鼓励我敢为人先,勇当改革的弄潮儿。社会主义新时代,父辈是我前进路上的明灯,给我坚定初心的力量和勇气。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黄玉凤】
今天的泪水献给吴京和章子怡了,这种家国情怀真的让人泪水决堤。电影细节处理的非常好,吴京这章实在戳我,忍痛暴露给敌人儿子的位置,救下了无辜的百姓,舍己为人的精神没有几人能做到。尤其是乘风牺牲时,电影画面切到了烈士家属在船上诞下生命,死亡和新生的交接让人不禁感慨万分。这章最后,日军投降,吴京再次遇到了烈士家属,她的儿子也叫乘风。除此之外,最大的感受就是 祖国好我们才好,我们安逸的生活得益于祖国的繁荣昌盛。少年当自强,我辈实应自强不息。我们没有替那些壮烈牺牲的前辈说原谅的权利,历史和鲜血淋漓的事实让我们铭记:落后就要挨打!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谷琰如】
《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好哭又好笑的电影,四个故事分别以中国不同历史阶段为背景,从可歌可泣的抗日战争,到艰苦卓绝的科技试验,从跃跃欲试的改革开放,到欣欣向荣的现代社会,讲述了不同历史背景下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误解、羁绊、温暖与传承。时代在发展、在改变,但这些故事不断重演。每一个小家庭都是社会大环境中的弄潮儿,他们一边收拾着家里的满地鸡毛,一边积极地理解、适应、融入和投身于我们的国家。就像《诗》中母亲写出的动人诗句:“宇宙是,让死亡变得渺小的东西。渺小的尘埃,是宇宙的开始。平凡的渺小,是伟大的开始。让平凡的我们去创造新世界的开始。” 让平凡的我们去创造新世界。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生卢瑾】
《我和我的父辈》是今年国庆档的两部重磅主旋律大片之一。电影用孩子们的视角,讲述了中国不同时期的四段令人动容的小故事。《乘风》与《诗》讲述了父辈们在“小家”与“大家”之间的艰难抉择。他们当然深爱着自己的“小家”,却也义无反顾的为了“大家”而奉献。《鸭先知》和《少年行》则更聚焦于“小家”,描绘了两段有趣而温情的亲情故事。尽管四个故事讲述的角度各有不同,但无疑都反映了导演们要表达的“家”“国”之思辨。没有国,哪有家?《我和我的父辈》用这样的方式感染着每位观众。
【2021级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硕士生汪炜钰】
我和我的父辈影片以时代轴线,呈现了不同时代下父辈对子辈的谆谆教诲。言传身教,父辈们用自己的具体行动教诲子女做人做事的准则与人生的担当在何处?抗战时期的团长,舍小家为大家,他告诉儿子为国家利益牺牲要无所畏惧;刚刚解放,作为开国第一代航天人,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用生命告诉自己儿女什么是家国情怀与担当;改革开放初,父辈率先开创一番事业,告诉子辈要敢为人先,做时代的开创者;未来社会的父亲告诉孩子要坚持梦想…家国情怀、人生担当就在代际交往中传承体现,吃水不忘挖井人,要时刻怀着感恩之心,这样才能走的远。
【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谷娣琴】
看完《我和我的父辈》感受到了先辈的不易,更深知先辈们的责任,所谓老话所说“一辈辈都是这样过下来的”。而现在我们见证了祖国日新月异的变化,见证了祖国的一步步走向强大,这些离不开先辈的付出与牺牲。到了我们这一代,时代的责任交付到了我们肩上,我们同样也要向我们的先辈们学习,为实现祖国的繁荣富强伟大复兴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致敬所有先辈!在此也祝我们的祖国生日快乐,繁荣昌盛!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宣静玉】
今天学院带着我们去看了电影《我和我的父辈》,从电影开始的那一刻,就把我带入到了真正父辈的那个年代。正是父辈们吃过了苦,付出了牺牲,才有我们今天幸福的生活,才给我们今天创造了一个崭新的中国!看这个电影,不仅仅是让那几个年代在我心里变得鲜活起来,更让我觉得自己变得鲜活。从无数荆棘和坎坷中走出,才能成就今天青春之中国!中国万岁,中国人民万岁!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郭雅倩】
看完«我和我的父辈»,内心震撼之余,更加敬佩老一辈人。四个单元,分别与抗战、火箭、第一支广告、人工智能相联系,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担当,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四个单元中,我最喜欢的是章子怡导演的单元——«诗»,相比于吴京导演的宏大、徐峥导演的灵活、沈腾导演的精巧,章子怡导演对细节的处理更为细腻,也更感动我。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团支部书记王文露】
《我和我的父辈》是一部又好哭又好笑的电影,非常值得一看。整部电影按照时间顺序演绎了“乘风”、“诗”、“鸭先知”和“少年行”四个篇章,探讨的是生命的延续和文明的传承,歌颂的是人性之善与人性之美。故事中舍小家为大家的精神深深地触动了我,也让我体会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最美好的时代,是一代代人艰苦奋斗而来的。
【2021级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生朱家欣】
电影开场用一段处于人生各个阶段的父亲与孩子拉手的画面拉开序幕,从父亲拉着年幼的孩子的手直到儿子拉着年迈的父亲的手。电影分别讲述了四个不同时期的小片段,从抗日战争时期到新中国建设时期最后到现在的社会,感人又有笑点,极富教育意义,激发了人们的爱国热情。
【2021级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专业硕士生许志慧】
《我和我的父辈》电影共四个单元,乘风,诗,鸭先知和少年行。“乘风”是一种勇气,尤其是骑兵团们与敌人厮杀,红色旗帜在一次次战友的牺牲中一次次接力,胜利时刻红旗在山顶迎风飘扬之时,才深深震撼到何为“烈士的献血染红旗帜”。“诗”是一支神笔,绘画出一群人一个国家出从无到有的美妙篇章。“鸭先知”是一种远方,不拘泥于当下而敢于创造。“少年行”是一种接力,父辈未完成的夙愿,由我们这代人接续前行。我们脚下的土地,是祖辈们为我们开拓的;生活里的阳光,是祖辈们为我们洒满的。时代变迁,沧海桑田,我们不能忘记来时路!少年不惧岁月长,彼方尚有荣光在。